B级片诞生之初,是作为大投资A级片的平衡与保险而存在的,但它以低廉的成本在二十世纪前期成功地在大银幕上分得了一杯羹,便宜是优势。但经过近百年之后,越来越肿胀的好莱坞巨制挤占了大银幕,也培养出了越来越精致的眼光和挑剔的胃口,以粗糙廉价或者风格怪异著名的B级片恐怕已经很难入现代观众的眼。这是商业的博弈,而B级片输了。2013年与2014年曾相继传出消息——罗杰·科曼和罗斯·梅尔的B级片生涯将被拍成电影。但这样的树碑立传看起来却像是大片为B级片棺材上钉的钉子:你,可以消失了。
以利之名,以小搏大
时间:1920-1950
特点:用于平衡A级制作的投资风险,题材以西部片居多,恐怖片已初步成型
代表影片:《大追踪》 The Big Trail 1932/《三楼的陌生人》 Stranger on the Third Floor 1940/《绕道》 Detour 1945
风云人物:华纳·欧兰德 Warner Oland(演员)/瓦尔·鲁东 Val Lewton(制片、编剧)/埃德加·G·乌默Edgar G. Ulmer(导演、制片、编剧)
二十世纪初,制片厂在美国兴起后搬迁到了西部,这片正在开发的土地上遍布着移民、劳工和淘金者,将本就是下等地方的电影院变得更加不入流——当时叫“镍币戏馆”,花五分钱就能进去。因此在欧洲虽然有格里菲斯三个小时长的《一个国家的诞生》,但在镍币戏馆放映的,却是十几分钟一场的杂耍式粗糙短片。前者投资十万收入一百万的成绩固然令人眼红,但1910年一万多家镍币戏馆的年收入,已经同样不可小觑。
二十年代后期,美国的电影产业初具规模,米高梅、派拉蒙、福克斯、华纳和雷电华五大制片厂,环球、哥伦比亚和联美三小制片厂已经形成了明晰的产业结构图。有声片的出现让大制片公司的资金有了用武之地,比如1927年华纳的《爵士歌手》,以四十几万制作费收回350万票房,而且这样的“正片”也提升了电影品质,电影不再只是底层的娱乐,高档影院——当时叫“电影宫”开始出现。但与此共生的是,投入资金和雇员数量的增加,因此影片投资的风险随之增加。不过出身于镍币戏馆阶层的大制片公司的老板们十分明白要物尽其用的道里,不仅是影院,还有片场。尤其是制片公司实行雇佣制,在一部大投资电影——A级片较长的制作周期中,总有人会闲着,不用白不用。制片厂想填补档期空隙和充分利用人员设备,因此B级片应运而生。这些成本低廉制作周期极短的影片在完成上述职责之外,还降低了A级片带来的风险,短时间内就变成了大制片厂的标准配置。而小制片厂当然不用说,B级制作远远多于A级。
一部成功的A级片能让制片公司名利双收,而观众们也抱着极大的好奇,想在音画同步的银幕上看到更多的新玩意儿,所以大制作有声片在三十年代挤占了许多B级片的银幕份额。不过正处在大萧条中的美国人不管电影院里放映几十分钟的是什么内容,只要让他们暂时忘记吃了上顿没下顿的困苦现实,救济金里掏出几分钱都是乐意的。许多野心够但资金不够的制片厂开始制作介于A级与B级之间的“in-betweeners”——中型制作。因此标准B级片的制作费用一再降低,五千美元就能拍出一部。不过拉低标准却让许多小公司受益,他们瞄准三四线城市的小影院大量生产B级片,像Sol M.Wurtzel这种小公司一年可以制作二、三十部。大制片厂也架不住三四线城市里小影院对B级片的巨大需求,相继设立了制作部门,华纳与福克斯的B级片在三十年代初占生产总量的12%,到了三十年代中期,已经增加到了50%,利润丝毫不逊于豪华大投资。
早期的美国电影院学习歌剧院模式,几部不同的作品接连上映。先是类似脱口秀的真人表演,然后是卡通短片、喜剧短片、音乐短片或者风光短片和新闻影片,最后才是正片。影院的放映模式与制片厂的生产结构共同促成了双片制的产生,毫无疑问,这对手握较多A级片的大制片厂极为有利,他们本来就对独立的大电影院实行季度预定,“挟天子以令诸侯”,利用自己的独家资源开始进行捆绑销售。如果租用A级片,就必须要B级片,而且还是盲选,给什么就是什么。不过此时的B级片售价低廉且是一锤子买卖,相当于现在的卖版权。影院买下之后不用再被抽取票房,且B级片同样能赚钱,因此也可以接受。对于完全租不起A级片的小影院,专门制作B级片的小公司,比如Republic和Monogram就成了它们的救星。大城市里的二流影院,三四线城市里的小影院,都采取了一晚上六部的连续放映模式,且十分任性得没有排片预告、每天上新片。当时的电影时长已普遍增加,B级片从十几分钟扩展到了一个小时左右,一点小钱就能在电影院里消磨一晚上,何乐而不为?因此在双片制统治院线的三十年代,B级片制作公司就借此生存了下来。
三十年代的B级片题材也开始逐渐丰富。本来占据了半壁江山的西部冒险题材开始收缩,陈査理探案片、利兹兄弟的喜剧片、童星简·维特尔斯主演的歌舞片和泰山系列等等广受欢迎,尤其吸引年轻观众,其中还有大批的主妇和儿童。因此许多电影院在白天放映的,多是这种情节简单的喜剧,晚上与正片一起放映的,则是较为严肃或者恐怖的题材。
三十年代末四十年代初,电影的平均制作费用增加,一部A级片至少需要40万美元的投资,而B级片的制作费用高低不等,雷电华赚得三百多万票房的《希特勒少年》,制作费用仅20万。绝大部分B级片公司的制作费用仍极为低廉,只有Republic和Monogram这样的龙头能勉强攀到20万。但此时对小公司极有利的改变是:由于双片制在商业上的不合理性,大制片厂迫于法律压力取消了季度预定。尽管捆绑销售依然保留,但小制作公司仍然获得了一定的发展空间。尤其到四十年代末,双片制的衰落(1948年以后,25%的影院完全实行双片制,36%的影院部分实行双片制)使本就此起彼伏的B级片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竞争同时导致了大小制作公司的创新。以雷电华为代表,他们在四十年代开始大量制作B级片,其中以瓦尔·鲁东作制片的恐怖片最为著名,如1942年的《豹族》、1943年的《与僵尸同行》和1945年的《盗尸者》。现在被认为是第一部经典黑色电影的,1940的《三楼的陌生人》在当时是标准B级片,64分钟时长、17万制作费用。概因黑色电影中的凶杀、诈骗等也是B级片常常使用的,所以当时类似于《三楼的陌生人》这样的B-noirs可为数不少,如1947年的《绝望》,1948年的《黑狱杀人王》、1950年的《血战街头》,以及现在被视作黑色电影代表导演的埃德加· G·乌默的《绕道》,不仅丰富了B级片的题材类型,这些极有天分的导演为低廉制作带来的艺术性与革新,也为B级片文化的形成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廉价有噱头,年轻有钱赚
时间:1950-1970
特点:双片制消失,B级脱离A级片的捆绑,变为独立的低成本电影类型,科幻题材增多,“剥削电影”的概念出现
代表影片:《天外魔花》 Invasion of the Body Snatchers 1956/《恐怖之旅》 Macabre 1958/《血的圣宴》 Blood Feast 1963
风云人物:罗杰·科曼 Roger Corman(导演)/ 威廉姆·卡索 William Castle(导演、制片)
对于大小电影公司来说,五十年代都是一个低谷。电视对专门制作B级片的小公司冲击最大。1951年,刚刚进入美国不久的Eagle-Lion最先消失。1953年,Monogram的标志消失,变成其制作A级片的子公司Allied Artists。Allied Artists撑了一年,上映了在好莱坞放映的最后一部B级西部片。而大制片厂也好不到哪里去,1948年,大制片厂的捆绑销售与其所有的院线经营被美国最高法院裁定为垄断,同时电视机的普及使得影院的上座率急剧下降,迫于经济压力,大制片厂开始允许小电影院二次放映他们的A级片,同时向电视台出售电影放映权。电视的冲击重组了美国电影工业的格局,本就经营不善的雷电华在1958年彻底退出,几大制片厂撤掉了原本专门设立的B级片部门,只保留了较受欢迎的电影系列,如环球的《爸妈壶》,传统意义上的B级片消失,但是这个称呼被低成本制作沿用下来,因此罗杰·科曼才会这样说:“我从没拍过B级片,我只拍过低成本电影”。
同时由于战争影响与核战争的威胁,B级片中开始出现外星人、怪物、核辐射等等元素,科幻题材、恐怖题材以及二者杂交的影片增多。如环球的《黑湖妖潭》,哥伦比亚的《它来自海底》、《天外魔花》,以及罗杰·科曼独立制片的《深海来的怪物》,以及《惊天50英尺男巨人》等。后者由名称霸气的美国国际电影公司(American International Pictures简称AIP)拍摄,这个成立于1954年的新公司,在电影行业最不景气的五十年代中期逆流而上,并且成为了六、七十年代最重要的B级片生产公司。
AIP最初的成功得益于它对观众的定位准确。五十年代正是战后婴儿潮,十几岁的年轻男女增加了近一千万,在第一部西部片的票房失败后,AIP第一代掌门人塞缪尔·Z·阿克夫认为年轻人的市场大有可为,因此史无前例地用了focus groups——特定人群访问,来调査年轻人们的兴趣喜好,并以此为基准,来确定影片的演员、内容和片名。这些调査后来形成了有名的阿克夫公式,即一部成功的低成本影片应该包含刺激愉快的戏剧元素、有争议的主题、少量的暴力、名言警句式的对话台词、幻想和性,虽然并不百分之百准确,但AIP的大部分影片,却都是这种路子。如1957年的《我是少年狼》,以八万多美元的制作费用,收回了二百多万美元的票房,AIP以此为鉴,陆续推出了《如何制造怪物》、《飞车党》、《抢劫洞幽灵》等成功影片。其中后两部因以当时流行的飞车党文化为背景,吸引了极多的年轻观众,为AIP在六十年代的《海滩派对》系列电影打下了基础。这种在市场细分下的目标营销模式后来变成了制作系列电影的标准流程,如华纳的少年犯罪电影、玛米·范多伦的系列电影等。
以罗杰·科曼、罗斯·梅尔和威廉姆·卡索为代表的五十年代B级片导演中,只有卡索最为鸡贼。1958年《恐怖之旅》首映时,他掏钱为每个观众买了保险,并向他们保证:去看吧,吓死了赔一千美金。并且还给影院配备了护士,门口停了灵车!在如此噱头的刺激下,观众如潮,卡索一战成名。其后放充气荧光骷髅吓观众的《猛鬼屋》、配备能看到鬼怪的护目镜的《13猛鬼》和投票决定主角命运的《猎尸者》,不管影片质量如何,这些噱头营销都极为成功,且十分得B级。
此时的审査制度已经逐渐松懈,电影尺度也变得越来越大,虽然还没有色情镜头,但是从婴儿出生到割礼都已经出现在了大银幕上,B级片的亚类型——剥削电影出现。许多二流影院转向成人影片,使本来拍摄天体主义者的导演从单纯拍摄裸体镜头开始注重情节,个中翘楚便是罗斯·梅尔,1959年,他成本仅两万四千美元的《蒂斯先生的邪念》收回了一百五十万美元的票房。其后的作品《西部野裸女》、《罗娜》、《小野猫公路历险记》、片名就挤眉弄眼的《海滩毯宾果》、《怎样塞满比基尼》,以及罗杰·科曼的《迷途》,这些充满着大胸裸女、性暗示或明示的性剥削电影作为一种亚类型,开始泛滥。
1963年,《血的圣宴》的制片人大卫·F·弗里德曼在影片上映时学了卡索的伎俩,给观众配备了呕吐袋,吐没吐不知道,但两万四千美元制作的《血的圣宴》最终收到了四百多万票房,钱包是要吐了。断肢横飞的《血的圣宴》成功开创了剥削电影的另一个重要亚类型——血浆电影。并为之前由情色主导的剥削电影带入了恐怖元素,二者的杂交后来就形成了现在常见的恐怖片模式。同一时期,血腥程度丝毫不差的英国铁锤公司的电影和意大利铅黄电影被引进,为血浆电影和性剥削电影推波助澜。
五十年代中后期,电视台开始在午夜播放B级片和cult片,由此形成的午夜电影概念,为七十年代形成B级片文化奠定了部分基础。1968年,第一代分级制度取代了审査制度,X分级的出现不仅使《午夜牛郎》这种大制作出现了成人画面,色情影片爆炸式增长,同时也使一直处在被忽视地位的B级片开始被正视。1968年,上映时间相差四个月,制作成本却相差两百万,波兰斯基的《魔鬼圣婴》与乔治·罗梅罗的《活死人之夜》(前者两百三十多万,后者十一万多),得到了同样高的评价。1969年,《逍遥骑士》获得了戛纳金棕榈奖提名和最佳处女作奖,1970年,又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奖、最佳男主角奖提名,这部像磕了药一样拥有迷幻兼迷人气质的影片,将代表B级片的“贬义的劣质”,换成了中性的便宜,B级片开始洗白。
二流成主流
时间:1970-1990
特点:形成反主流文化,但开始出现部分B级亚类型向A级转型的倾向,整体渐趋衰落
代表影片:《粉红色的火烈鸟》 Pink Flamingos 1972/《洛基恐怖秀》 The Rocky Horror Picture Show 1975
风云人物:约翰·沃特斯 John Waters(演员、导演)/约翰·卡朋特 John Carpenter(导演)
七十年代初,B级片从二流影院走向了全美的主流影院,十几万的成本收回一两百万的票房已经不再是奇迹。同时,新一代的B级片导演们也有了更高的追求。1973年,AIP给了新人导演一个机会,其作品《姐妹情仇》收到了影评人们的褒扬,罗杰·伊伯特赞其致敬希区柯克,文森特·坎拜夸是“一部优秀、充实的恐怖片”,这个导演就是布莱恩·德·帕尔玛。另外,加拿大导演大卫·柯南伯格也凭借《毛骨悚然》、《狂犬病》、《灵婴》引起了美国电影界的关注。柯南伯格用了一种美国B级片所少见的严肃态度来拍低成本影片,并在其中融入了心理学和存在主义的观点来表现恐怖,将B级片的内涵拉到了一个新的髙度。
与此同时,从七十年代早期就开始飞速增长的、非主流的深夜秀培养了一批B级片与cult电影的观众,将午夜电影的概念从家里带到了电影院。1971年,乔治·罗梅罗的《活死人之夜》被翻拍,1972年约翰·沃特斯的《粉红色的火烈鸟》,1975年福克斯出品的《洛基恐怖秀》将所有的B级片陈词滥调串烧在一起,获得了空前的成功。B级片形成了一种反主流文化的立场,和年轻观众标榜自己的铭牌。其中最受欢迎的两部B级片,《德州电锯杀人狂》和《月光光心慌慌》不仅成为了当时的票房炸弹,还开创了系列恐怖片的模式,前者更是成为了七十年代最有影响力的电影。
但无论如何,B级片已经式微。大公司的高预算电影使观众期望看到壮观场面与真实特效,1970年的《国际机场》,1972年的票房炸弹《海神号》,1974年的《大地震》、《火烧摩天楼》就是这一趋势的证明。这些电影的灾难情节和对话风格都来自B级片,但与B级片不同的是,演员都是明星,布景更加真实,道具更加精致。如果花同样的钱,那么观众肯定不会选择B级片。1977年的《星球大战》助长了这一趋势。它使恐怖片的票房吸引力不再,无论年轻还是年老,观众的兴趣都转向了这种大投资科幻片上。联美在1979年4月第一个破产。七十年代末开始,大制作如《鬼哭神嚎》、《地球浩劫》的AIP撑到了1980年,但最终还是被收购了。
虽然八十年代的B级片佳作只有山姆·雷米的《鬼玩人》、约翰·沃特斯的《菠萝脂》、新地平线的《春宵金粉梦》等寥寥三四部,但仍有几个公司靠着制作B级片顽强生存了下来,最成功的特罗马成立于1974年,是剥削影片全盛时期的幸存者。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1986年的《流氓太保》、《红脖子僵尸》,1987年的《冲浪纳粹必死》则将剥削电影带上了荒谬主义的路线(《死亡之雪》的二逼模板)。最为知名的是1985年的《毒魔复仇》,Toxie成为丑陋英雄的代表,被其他电影与卡通片借鉴良多。另外一个比较成功的是Empire Pictures,因为它看准了录像带租售是B级片的一大利益增长点,并将其作为了主要的盈利模式。
独立取代B级
时间:1990年至今
特点:独立制片的概念兴起,解构了B级片的成本与类型概念,B级片从此“名存实亡”,转化为影片的精神或气质
代表影片:《群尸玩过界》 Braindead 1992/《刑房》 Grindhouse 2007
风云人物:昆汀·塔伦蒂诺 Quentin Tarantino(导演、制片)/罗伯特·罗德里格兹 Robert Rodriguez(导演、制片)
在好莱坞的带领下,电影的平均制作费用从九十年代的250万美元一路飙升到过亿,大片题材越来越偏向科幻惊悚、动作惊悚——原本B级片的领域。2013年甚至还有制作费用近两亿的《僵尸世界大战》,即使在戛纳直接打出“给我们寄钱”的《钢铁苍穹》,制作费用也超过了八百万美元,无论是从资金还是内容上说,B级片都已经消失。产业方面,八十年代出品过极为成功的《猛鬼街》的新线,2008年被华纳收购。小强一样特立独行的特罗马也不再走院线,影片直接发售录像带。
与此相对的,独立电影公司快速增长起来。独立电影成本相对较低,且在创作方面导演有髙度的自主权,如靠着暴力B级片如《电钻杀手》和《四五口径女郎》起家的导演阿贝尔·费拉拉,制作了混合性、毒品、恐怖和救赎的影片《纽约王》和《坏中尉》,后者获得了180万票房。稍晚一点的,昆汀·塔伦蒂诺、罗伯特·罗德里格兹、彼得·杰克逊等,皆出身于独立电影。
尽管如此,B级电影越来越颓的趋势仍旧是不争的事实。虽然仍有零星野火,但吹又生的一天,依旧尚未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