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电影”的概念来源于上个世纪中期的好莱坞。当时的好莱坞由所谓“八大电影公司”所垄断,一部电影拍摄的运作遵循步骤严谨的“制片人制度”。这种“制片人制度”的目标完全瞄准市场,期望获得最大的利润,因此,尽管这种制度为电影事业带来的大量资金,但也限制了电影创作者的发挥空间。于是,一批电影人摆脱“八大电影公司”的控制,自筹资金,甚至自己编写剧本,自己担任导演,拍出了许多与商业电影截然不同的思想性强的电影,被人们称为“独立电影”。
1.定义
独立电影的定义有着多种多样的界定。美国影评家罗杰·艾伯特认为:“它是在传统好莱坞制片厂体制之外制作的电影,常常使用非常规的资金,它制作的目的在于表达导演的个人思想观念而非追求个人在票房上的成功。”独立电影导演南希·萨瓦卡也说过:“独立电影实际上是一种思维方式,我曾经以为它最大的特点是资金的来源问题,而我现在清楚地意识到它的界定有关于你讲述故事的思想方法和个性视角。
在诸多对于“独立电影”的界定中,总体说来,集中提到两个方面:外在制作形式上,由好莱坞体系之外出资、拍摄和发行;内在精神实质上,体现与好莱坞道德和形式观念不同的“独立精神”。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独立电影的含义变得更加复杂化、多样化。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独立电影刚刚出现时,曾经被笼统地称为“地下电影”。这些影片的资金来源大多为民营企业和私人投资者,或是境外资金,有时也会有导演自筹资金,制作成本普遍较低,拍摄完成后有些并没有送交国家电影局接受审查,或者没有通过审查,有些通过审查后未经批准私自参加国际电影节,在国内被禁映。这些影片未能获得在中国大陆公开发行和放映的许可,所以被称为“地下电影”。广义上讲,我们可以把这样一批独立于体制之外的电影作品称之为“独立电影”。
独立电影来源于英文“Independent Film”,又被称为独立制片电影,它是与好莱坞主流电影相对应的一个概念。从技术角度上讲,“独立电影”是指某部电影在资金投入和制作上不隶属于任何电影集团、公司(或制片厂),主要依靠制片人或导演本身通过各种渠道融取资金,甚至包括个人出资等形式来制作影片。
2.特点
独立电影不通过商业机构直接的投资实现融资,也就不以牟利为第一目的。小制作、低成本、技术手段的简化是它极其现实的标志。不过,低投入并不意味着粗糙和不专业。在国外它是对一部影片经济投入程度的标识(不过独立也可以有大制作,比如我们熟悉的《美国往事》和《百万美元宝贝》等影片),在国内它仅仅意味着一种简便的拍片手段。独立电影在题材、拍摄手法、表达方式上由于受到出资方的影响比较小,所以可以涉及到一些主流影片较少涉及的范围,也更能表现出电影制作者的个人特点。不过同时也是由于资金的原因,往往独立制片的场地、道具、演员、服装等等各方面都会受到影响。独立电影题材不限,即可拍商业片,也可以拍艺术片。其发行方式同专业商业电影发行有些不同,一般规模比较小,但审核同其它电影一样,在国内只要不违法违规就行。
3.区别
独立电影发展到今天,已经是一个被广泛接受的概念了。事实上,世界各国都有所谓“独立电影”的称呼,从广义上来说,只要是游离于该国主流、商业电影体系之外的电影创作,都可以被归入到独立电影的范畴里去。这也就造成了独立电影在质量上的参差不齐,根据创作者的个人水准,它既有可能是上乘的艺术精品,也有可能是粗制滥造的垃圾。但相对而言,独立电影最为发达、取得成就最高的地区恰恰是商业电影最发达的美国,所以,以美国独立电影为例,能够让我们对独立电影有一个相对全面和较为深入的认识。当然,单纯从概念出发,纪录片、动画片都可以被算在独立电影之列,但在实践中,独立电影一般只是指剧情片,在这里,我们也是从剧情片的意义上来指称“独立电影”的。
内地独立电影代表作
《三峡好人》 导演:贾樟柯
《三峡好人》剧照
《梦想照进现实》 导演:徐静蕾
《梦想照进现实》剧照
《图雅的婚事》 导演:王全安
《图雅的婚事》剧照
4.香港独立电影发展
香港独立电影发展史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即60年代;70~80年代;90年代后。香港最早有实验电影作公开式或半公开式放映的,始于1966年。然而那时还没有正式的组织筹办影展,放映的作品只是数位拍摄实验电影的制作人共同欣赏。
而正式有组织的影展应该是1968年由大学生电影会筹办的《大影会会员作品发表会》。由此直至70年代,大影会还举办了”业余电影展”及”业余电影展70″,对推动独立电影不遗余力。因此,香港实验电影在60年代也称为”大影会时代”。
进入70年代,由于大影会主力份子分崩离析,1971年,卫影会创办人张键,粱良,李耀明继承了大影会志愿,继续为本地独立电影尽力。1972年、1973年卫影会举办了《8mm实验电影观摩影展及全港实验电影观摩展》,而香港专上学生会于1973年举办了全港实验电影比赛。此外,还有普及电影社,青影会,8mm电影会,香港电影会等等活动。
1974年,卫影会再次举办实验电影展,同年组成的火鸟电影会也开始举办半公开式的电影作品展。1975年,卫影会与市政局首次合办实验电影展。1976年,再次合作举办。1977年,火鸟电影会加入举办。到了1978年,火鸟电影会正式接手与市政局合办,名称由实验电影展更改为香港独立短片展。
香港独立短片展由1978年办至1984年,之后停办,独立制作由此沉寂。直至1992年市政局才再次举办香港独立短片比赛;成为香港官方第一个主办的电影比赛。比赛分为叁个类别:最佳剧情片、最佳非剧情片、最佳动画。影片长度不能超过60分钟,录像作品不能参加。得奖作品安排在香港国际电影节中放映。叁组金奖及银奖各1名得主,分别可获3万元及2万元港币奖金。与此同时,香港艺术中心也宣布举办独立录象比赛。两组织分别举办了两届短片及录象比赛。
1995年为了集中资源,遂决定合办,成为香港独立短片及录象比赛。分为:剧情组、记录组、动画组、实验组、音乐录像组等五个类别,1995年的大奖奖金提高为10万港元,参赛影片的质与量均大大提高。
青年导演贾樟柯的故事片《小山回家》(录像,55分钟)获1996年香港独立短片及录像比赛故事片金奖。此赛事举办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