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大概是这样的模式运作,进入职场的头几年我始终抱持着找到一份真心热爱的工作然后做到退休,幸运的是想去的公司几乎都如愿进去了,但不幸的大概也是如此。发现有些东西是在消耗热诚与兴趣,或许我心智不够成熟,年轻时太过于感情用事,不过话虽如此倒也没后悔过。没能如愿在一家公司待到天荒地老(公司待到倒闭这点不算),但却意会到了天荒地老的出现是在淡然之际。唯有自己发现不再用某个地方来增加自己的归属感时,就可以待在一个地方很久很久。
今年金马影展看的片不多,严格说来都不算好看。但最喜欢最对味的就是《无依之地》。可能我恰好处在人生的中场(预设自己可以活到80岁)。《无依之地》来的时间很刚好,我也在思考关于生命下半场的模样。这电影给了我很多冲击与想法。某程度也挺感同身受。
一直觉得人之所以孤独往往来自于过于诚实。当然这可能也是不愿意面对社交圆融的某种逃避。《无依之地》里的法兰西丝麦朵曼饰演一名居住区域因石膏工业没落造成人口外移,最终整个城市都被抹去,成了一个没有邮递区号的地方。住在那的法兰西丝麦朵曼以拖车为家,她四处接零工,开着车从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明明可以开着车到温暖的南方。但她始终的没有离开过那个叫帝国城的城市太远。
我们要如何证明存在?放眼整个网络生态,每个人都用尽方法证明自己。成长的学经历与出社会的工作经验,参与了什么活动,谁是谁的朋友,我的想法与感受等,社群让我们从认同中找到这世代存在的方式。然说不出口的失落又该如何证明存在?那些没图没真相的又该如何让人相信确实存在?《无依之地》中的法兰西丝失去了一切包含家人与城市。这种失落或许瞬间有人理解,但随着时间没能淡去却会成为别人眼中的固执。总是时间才能让我们发现彼此的不同,那些快速养成又抛弃的喜好成了多数人理解世界的方式。过于留念或怀旧的人们越来越难在这样的环境中获得认同。人们了解情感却未必能理解深度,没人理解法兰西丝明明有车为何不选择去温暖的南方避寒过冬,忽略了那样的冰天雪地才是她记忆中真正属于家的温度。
《无依之地》把居无定所诠释为四海为家。游牧族们彼此互助,他们一年聚集一次无私共享,结束后在各自前往不同方向。法兰西丝体内或许仍有不适应,一如她始终保留着父亲留给她的珐琅瓷盘,铁盒装着丈夫在世的照片。她曾有对安稳的依赖,或许也想过在帝国城终老一生。成为游牧族是试图改变也或是逃避。我们跟着法兰西丝到处停停走走,直到那些路上的朋友们带给她更辽阔的思维,情感是无形的,其他的牵挂都是身外之物。
“我看过生命最动人风景,在我生命的最后我想再去看一次。”
互有牵挂但不会成为羁绊的朋友,在新年前夕传了影片给法兰西丝。漂泊的人终于找到了她心中向往驻留的港口。低画质的影片传递出清晰的穿透力。那里的海鸟漫天飞舞,天空有多大他们就能飞多远。那影片美到逼出了我的眼泪,是我不曾真正上路看过的风景。
我们总是行动太少感触太多,以为自己坐困愁城却又鲜少作出改变。社群经常制造出向生活反击的错觉,但终究日复一日。《无依之地》中的法兰西丝遇上了另一名游牧族男子,她选择了朝着他的方向走去,男子在法兰西丝的鼓励下回到了儿子的家,男子甚至还邀请法兰西丝来与他们同住。温馨的夜晚有着亲切的人,大家一起喝酒一起同乐,一尘不染的房内有暖烘烘的被子,法兰西丝躺了下来却翻来覆去,最后他回到拖车上,留下一张纸条,开着车离开。
有些幸福终究与自己无关。法兰西丝离开的那天不带任何迟疑。虽然也或许感到有些遗憾。飘荡的生命其实不是选择而是性格。不是每个人都会清楚记住自己来的地方,又会认真思考自己下一步必须前往的方向。多数人只是盲目的跟着推著,有些人能快速适应新环境,对需要时间的人看来显得有些无情。但其实不过是个性差异。活到某种程度就会发现情感深浅与时间大多没有直接关系,有些人惊鸿一瞥出现在我们的生命里,就算尔后不再联络你也不会真的忘了他。某些人某些习惯或思想会留在我们体内,成为我们的一部分,即使我们从没开口说出。生命的历程也大概也是这样流动,求学与工作的过程也在堆叠切磨我们的个性。我们不一定会成为更好的人,但至少有机会成为更符合自己个性的人。
追寻意味着离开不留眷恋,与自由同义。有人选择了走进家庭,就会有人选择出走世界。《无依之地》让我看到了一种选择,在那条路上没有真正的结尾,我永远有机会遇上谁,永远也有机会再与谁相见。就算外表看起来没有任何交集与联系,但心上有个心。
See you on the road!
或许我一直都希望有一天可以表现得像是明明有那么想念谁的那种样子活着而这其实跟网络一点关系也没有,或许我一直都是。